-
我们来分析一下黑龙江第三积温带水稻的合理苗数和1公顷是否够用。
"黑龙江第三积温带水稻特点:"
"纬度较低,积温相对较高:" 比第一、二积温带暖和,无霜期较长,生育期相对充足。 "种植品种:" 通常可以种植中熟或中熟偏晚的品种。 "目标产量:" 对产量要求也相对较高。
"合理苗数:"
水稻的合理苗数(单位:万/公顷,即每公顷多少万株)并非一个绝对固定的数字,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1. "品种特性:" 不同品种的株型、分蘖能力、穗粒数、粒重都不同。一般而言,穗型较大的品种可能需要相对少一些的茎蘖数来保证通风透光和养分集中。 2. "栽培管理水平:" 肥力水平高、水肥管理好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苗数;反之则需减少。插秧密度、插秧方式(手插、机插)等也会影响。 3. "目标产量:" 产量目标越高,通常需要的苗数也越多。 4. "土壤肥力:" 土壤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地块,可以支撑更多的苗数。
"一般参考范围:"
对于黑龙江举报 -
黑龙江第三积温带,(23002500)主要分布在中部温和半湿润稻作区。和西部温暖半干旱稻作区。包括: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明水县,绥棱县,庆安县,柳河农场,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四方台区,853农场,852农场,绥滨县,七台河市,林口县,穆棱县,延寿县,尚志市,通河县,鹤岗市,宝泉岭农管局,鸡西梨树区,虎林市,庆丰农场,同江市,建三江农管局,大兴农场等。以上这些县市,区,等基本上都主栽水稻。
那么,黑龙江第三积温水稻公顷保苗是多少呢?
从总体分布看,虽然都属于第三积温带,但是却处在不同的分布区域。也是说不同区域,有着不同性质的土壤,其中包括有机质含量高的肥田,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瘠薄田。当然不同如区域也有,适宜本区域的主栽品种。其生育期127天至132天,有效积温为23002500左右。主要品种以绥粳18中长粒形为主。品质优良,口感好,食味值高。
关于公顷保苗,这要看我们所种植品种的特征特特性,分蘖能力强的品种栽插稀些,一般栽插规格为9*5每平方米,20穴,每穴20株,每平方米400穗。每穴栽插基本苗株数为34株,每亩大约为13333穴,每公顷大约为200000穴。每穴按20株秧苗计算=4000000株,如若每株穗粒数为70粒,千粒重为27克,每公顷产量为15000斤左右即7.5吨稻谷。
如若,品种分蘖能力中等,栽插规格9*4每平方米25穴,每穴18株,每平方米450穗。每穴插基本秧苗46株,每亩大约为16666穴,每公顷大约250000穴,如果我们还按每穗粒数平均70,千粒重27克,每公顷产量为17000斤即8.5吨稻谷。
如果能够将9*5栽插规格水稻每穗粒数增加10粒,我们每公顷将多收获2000斤稻谷。
总体来看,公顷保苗是否够用,这需要我们,选择适宜,分蘖能力强,优质,抗病高产品种,结合栽培管理技术,来调整产量形成因素间的矛盾。
分蘖能力强的品种攻穗数,和粒重的基础上促大穗。
分蘖能力弱的品种在保证单位面积基本苗数的同时主攻大穗,和千粒重,弥补穗数的不足。
公顷保苗是否够用,关键要看我们所要求的目标产量的多少。若果,你想打9吨稻谷,田里的稻株生长量只有打8.5吨稻谷,这是显然不够用的。如果前者9*5栽插规格产量表现想再有所提升的,我们最后也只通过人为干预手段增加千粒重。来提升产量,按现在标准每增加1克千粒重,其公顷产量就会提升500斤左右。如果能够提升4克,那就是增加2000斤稻谷。这样最终也就弥补了穗数不足的缺陷。也就无所谓够不够,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到,做好。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举报